任财新国际(财新传媒旗下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12月至2019年10月,先后担任财新传媒美国记者站站长、国际部副主任、宏观经济部主任、国际经济编辑主管等职务,有超过10年的经济、金融、国际财经报道
元。 无疑,受宏观经济波动、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客户终端市场需求减少,这就使得各产业链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效益减少;同时,疫情影响也对产品交付、物流成本、采购成本、防疫支出和相关费用的管控等产生
新观点频道有一篇关于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的文章,就叫《向越南产业转移,对中国影响有多大》,文章比较长,值得参考。大概的结论是,中国二、三季度的出口增速,由转移越南所拖累的百分点大
业”和“保就业”,这说明就业是稳定中国宏观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的重中之重。 本周李克强总理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中指出: 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并强调“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
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围绕全球华人投资者关心的11个问题,海投全球创始人兼CEO Jerry从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行业投资机遇三个方向进行全面解读。 1、Omicron还在不断变异
一、宏观经济存在四大风险 当前宏观上有四大风险。二季度和4月份是谷底,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3%左右,三四季度应该能够回到5%左右,由于疫情和国际局势超预期,全年经济实现年初预定的目标有一定难度。但
70年代,但和上世纪90年代会比较像,这意味着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微观主体缺乏需求,而需求不足的背后是信心不足。需求和信心不足,光靠流动性支持是不够的,这时候既要出台更具扩
刚需,但换机不是,宏观经济下滑叠加疫情扰动,居民需求端被削弱。而部分品牌原本计划在3、4月推新机的计划被推迟,也影响了一定购买需求,如荣耀Magic4的Pro版本就延期20天至4月22日首销。通信院数
角度看,“我同意国内学界大量的讨论,要用足我们的货币财政政策,能用尽用,追加宏观政策措施来救助和稳定宏观经济。”“但是可能从根本上讲,从中长期的角度看,还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政策取向进行优
快节奏,抢抓二季度窗口期。近期,该行推出了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30条措施,要积极对接增量政策工具,做厚业务储备,加大投放力度,确保贷款同比多增;强化对稳投资的有效支持,提前对接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现有望加速,下半年有超过3.5万亿财政资金可以用于基建托底,货币信贷政策进一步宽松,社融增长全年预计达10%以上。叠加各种利好政策落地生效,宏观经济呈现供需双弱格局应该说在二季度就会结束,四到五月可能
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承诺而崩溃。但是,国际金融市场并不怀疑美国会执行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维持美元的稳定。美元同黄金脱钩后,市场没了押注美元对黄金(和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由头。在经美国同欧洲国家的激烈
研究所所长曾湘泉介绍,在2021年第二季度以后,蓝领指数和中小企业指数一直在下降,这反映了企业用工需求减少,这与宏观经济下行、生产成本冲击、消费需求不足有关。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时任)刘元春表示,中
【财新网】近期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进一步显现,4月主要宏观数据大幅下滑。如何判断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如何稳定市场预期?多位研究者5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展开讨论
,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虽然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前期疫情的持续影
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二,重振贸易投资。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中方
【财新网】近日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银行业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实现较为良好的开局;但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依旧复杂,虽然贷款不良率稳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依旧十分审慎。 5月18日,安永企业
民网、新华网、经济观察网等主流媒体在报道《机构预测:4月CPI或涨至2%左右》中引用了我们的判断:“腾景宏观经济最新发布的高频模拟显示,4月CPI增速大概率位于2%上方,后续温和上涨”。 4月,CPI
企业是实体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广大就业,引导银行业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帮助小微企业应对这种短期的冲击,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住就业,才能从根本上保住业务基本盘,筑牢银行业发展的根基。“所以,从长远
【财新网】受疫情冲击,2022年4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全面下滑。季节调整之后,4月中国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和出口的绝对水平均显著下滑。注意,这代表着经济活动绝对规模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