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险企,均符合前述被重点监管对象的特征——归属于“金控系”或是“地产系”。 “除了已经被接管的几家‘明天系’险企,目前行业内还有不少问题保险公司。现在监管重点排查两大风险,一是公司治理风险,二是资金
、中融人寿、恒大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等。而这些险企,均符合前述被重点监管对象的特征——归属于“金控系”或是“地产系”。 “除了已经被接管的几家‘明天系’险企,目前行业内还有不少问题保险公司。现在监
到期日仅剩一个多月。2020年7月16日,包括天安财险在内的9家“明天系”保险、信托和证券公司被接管。一年后,又继续再延长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 截至目前,证
,同比下降59.94%。此后,新时代信托再未披露年报。 新时代信托是“明天系”控制的金融机构之一。2017年1月底,“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归案,其隐秘控制的多个金融资产风险暴露。公开资料显示
、托管组结束履行职责并予以解散。 新时代证券此前系“明天系”旗下金融机构。2017年1月底,“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归案,其隐秘控制的多个金融资产风险暴露。自1999年明天控股集团正式成立以来,“明天
“弹药”。 虽然中植仅持有横琴人寿20%的股权,并未控股,但近几年来诸如“明天系”、忠旺等金控、激进民企通过各种手段掏空险企的例子并不鲜见,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对于横琴人寿也存在着类似疑虑。据了解,在银
力充足率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下降。 银保监会在通报中还回顾了2021年偿付能力监管工作主要覆盖的四个方面: 一是防范化解重点公司风险和重点领域风险,包括有序处置重点公司风险,比如对依法接管的“明天系”高风
富》世界500强第296位。2018年11月,雪松控股从“明天系”手中收购中江信托71.35%的股权。广州市两家国企通过认购80亿元永续债的方式,向雪松方面提供了完成收购的资金。 中江信托于2019年
银行副行长,2017年则开始担任代理行长、行长,直至2022年3月底辞职。 在2019年末转为由地方国资控股之前,哈尔滨银行和“明天系”的关联一直十分紧密。2019年11月,六家“明天系”公司股东将所
银行的处置,包括包商银行。 2019年5月24日,“明天系”控制下的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监管部门接管一年。2020年11月12日,银保监会批准包商银行进入破产程序;2021年2月7日,北京一
资本实力进一步得到补充,在2020年以45亿元收购了原“明天系”旗下恒泰证券29.99%的股权。 “券商股权变更牵涉太多因素,除了交易估值的高低,往往还牵涉复杂的民营股东,以及地方对券商牌照的争夺、监
业排名为第72位,2017年上市前后已提升至第34位。上市后天风证券资本实力进一步得到补充,在2020年以45亿元收购了原“明天系”旗下恒泰证券29.99%的股权。 “券商股权变更牵涉太多因素,除了交
理层的可信回复(参见财新我闻|金融人·事2020年9月2日《中静、杉杉股权之争背后 “刺头”股东高央为何想要退出徽商银行》)。包商银行是“明天系”最早控制的一家金融机构,众所周知的是,2017年初“明
贷款人职责。 央行金融稳定局近日在央行官方微信号刊文指出,近年来果断处置高风险企业集团和高风险金融机构。针对“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风险程度高、资产负债规模大,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
不断,并有加大整治和处罚力度的趋势。 前有“安邦系”“明天系”,后有君康人寿,以及近期落马的王滨或涉太平集团在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黑洞,如何对险资运用进行“穿透式”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以防止保险机构成为股
于保险公司的权益类资产。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以来,银保监会及相关部门针对险资运用关联交易的监管动作频频,发声不断,并有加大整治和处罚力度的趋势。 前有“安邦系”“明天系”,后有君康人寿,以及
银行上市之前,将1亿股权以2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明天系”旗下的华资实业(600191.SH)。 “当时有和郑跃文一起创业的人举报他,金融工委要求严查科瑞的贷款,怀疑他骗贷,后来我们比较妥善处理了此事,陆
其任内主导安徽农信系统和华夏保险的业务合作,“华夏保险把整个农信系统的保险合作都垄断了”。华夏保险原为“明天系”控制的公司,2020年7月起被银保监会接管(参见财新我闻|金融人·事2020年12月16
场发起对化工公司齐翔腾达和服装类公司希努尔的要约收购,总价超过百亿元。希努尔日后更名为雪松发展。 在“明天系”实控人肖建华归案后,2019年4月,雪松控股收购“明天系”旗下的中江信托,并更名为雪松信托
公司齐翔腾达和服装类公司希努尔的要约收购,总价超过百亿元。希努尔日后更名为雪松发展。 在“明天系”实控人肖建华归案后,2019年4月,雪松控股收购“明天系”旗下的中江信托,并更名为雪松信托。这一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