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认为投资表现将好于或持平于前值,其余七家则认为增速将回落。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受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11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速维持在1%—1.5%之间,1—11月累计同比增长
1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小幅下行0.1个百分点至49.4。11月新订单指数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至49.4,生产量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50.7,表明制造业活动动能走弱。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0.5个百
即将于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设定2024年宏观政策基调。我们预计会议将维持稳增长的积极政策支持基调,设定温和和更为显性化的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取得更多进展,维持宽松
们对经济的恢复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他说。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近日估算,假设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基本企稳,全年分别下降5%和10%,跌幅较2023年有所收窄,那么2024
10月经济数据的两大分化 汪涛:10月经济增长动能表现不一,如何解读 央行:支持金融科技力量进入评级市场 鼓励存量机构整合 对冲政府发债、税期高峰等需求 央行超额续作14500亿元MLF 10月新增社融
说。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近日估算,假设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基本企稳,全年分别下降5%和10%,跌幅较2023年有所收窄,那么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放缓至
考、不盲目跟风。 专栏|能简单从房价收入比识别房地产泡沫吗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有严格内涵的概念,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的房价收入比 。 专栏|汪涛:外商直接投资下行的原因和长期挑战 未来外资
10月经济活动表现不一 10月消费持续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速小幅放缓,而房地产活动依然疲弱。10月消费增速超预期上行,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加快至7.6%,服务零售也保持了同比19%左右的强劲增
一、关于外资在华投资数据的补充 过去20年,截至2021年,制造业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但是2022年、2023年这两年,分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最大的是金融和房地产。就
10月信贷增速反弹,应如何解读,未来有何可期? 新增人民币贷款小幅超预期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80亿元,小幅高于市场预期的6550亿,同比多增1230亿元。新增中长期居民贷款710亿元、同比多增3
然出现这样的分化表现,究其原因。瑞银亚洲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财新的博客文章里写到,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在下行周期之下,中国的进口量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其中驱动因素之一便是汽车等下游产品出口表现强劲。这点在
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我们预计2024年GDP增速将放缓至4.4%,政策支持和消费复苏将部分抵消房地产下行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基准假设为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将基本企稳,
府债券净发行达1.55万亿元,但是考虑到10月30至31日发行的不一定全部计入10月社融,因此10月政府债券净发行可能在1.31万亿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万亿元。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10
出口同比跌幅再度扩大,进口量进一步大幅增长 10月出口同比跌幅从9月的6.2%再次扩大至6.6%,弱于市场预期(同比下跌3.5%)。进口同比增长3.0%,远高于市场预期(同比下跌5.0%)和9月的同比
月加快1.8个百分点,预测区间为5.6%至9.3%。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称,得益于低基数,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或升至6.5%。她的判断依据是:10月前22天乘用车零售、批发同比增速分别为
10月统计局制造业PMI下行0.7个百分点至49.5,继9月短暂扩张后再次回落到收缩区间。10月新订单指数下滑1个百分点至49.5,生产量指数回落1.8个百分点至50.9。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行1个百分点
家汪涛预计,央行将进一步降准以配合大规模政府债券发行,再降息至少10个基点。 财政发力思路有变? 相比对经济和债市的短期影响,增发国债也引发市场对财政政策思路是否转变的关注。 此次增发国债后,2023
性,这也有助于缓解公共投资对私人部门投资的潜在挤出效应。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央行将进一步降准以配合大规模政府债券发行,再降息至少10个基点。 财政发力思路有变? 财政发力思路有变? 相比对经
专栏|汪涛: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有何特别 我们仍预计政策支持继续加码,包括进一步降准以配合大规模政府债券发行,再降息至少10个基点,财政支持可能更为显性和积极,包括提高2024年预算财政赤字率和地方专
loans was extended to the end of 2024.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7月底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可能会设置更为积极支持的政策基调,确保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