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5月主要宏观指标呈现底部回升态势,但研究者认为,与2020年相比,稳增长面临新挑战,此前支撑2020年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目前都动力不足。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
降息”,体现“以我为主”的战略定力,指向稳增长。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债券发行加快,5月份证券发行金额超万亿,6月份将超过两万亿,创历史新高;加大减税退费力度,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特困行业、地区推进一步帮
降4.0%。 “当房地产不再能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时候,哪个行业能够替代房地产,是一个重要问题。”沈明高说,当前政府希望房地产依然能够承担稳增长的作用,因此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放松。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
近来,稳经济大盘政策渐渐落实,各地加码发力。在此过程中,不少地方纷纷将房地产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以各种方式放松楼市调控。一个令人担忧的苗头是,有些举动有失严肃,可能重燃炒作之风。应当继续坚持“房子
持相对充裕,货币政策整体宽松力度有限但更注重结构性政策工具落地;同时,稳增长政策积极发力托底,且总量政策发力更侧重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也更加全面,促消费和新基建是重要增量。 展望下半年,平安证券
加剧了未来海外经济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上半年中国新一波疫情冲击暂时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目前疫情形势明显缓和,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更为细致,叠加稳增长政策的相继发力和效应的逐渐彰显,中国经济已
障碍、推动创新创业、积极稳定就业,通过各方积极努力,在稳就业、稳投资、稳增长中取得更大成绩、作出更大贡献。(证券时报) 广州制定152条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广州市政府官
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近年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点愈发明显,支持特定领域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日益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中坚力量。2021年全年,央行再贷款、再贴现实现净
地产投资一直是中国宏观政策逆周期操作的主要载体,虽然对短期稳增长有利,但损害长远的效率。 在直接税中,企业所得税占比高、不动产等财产税占比低,也对经济产生扭曲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不动产和其他财
疫情地区的精准防控,仍然会对居民的生活以及企业的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从好的方面来看,政策高度关注稳增长,5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未来经济稳定向好。 罗迪认为,中国的通胀不会成为经济明显的掣肘。中国
在底部区域。”海通证券近期研报指出。该机构认为,当前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这轮周期大概率进入了衰退后期,而根据投资时钟的大类资产轮动规律,股市有望企稳抬升。而从牛熊周期来看,这轮调整时空已经显著,与过去
今年经济稳增长的核心支柱。从过往响应机制分析,当前复杂形势预示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有继续加码的空间。伴随中国步入“减速增质”时期,产出和通胀的波动性逐步下降,中国宏观政策的锚定目标发生变化,我们通过
开局。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政策将会坚持“以我为主”。 从华泰证券近期对债市投资者的预期调查来看也是如此,国内“稳增长”政策与成效仍是市场参与者最关注的要点,其次是货币政策与资金面,再次才是海外加息缩
据的明显转好及政策利好有望提振白酒、医疗服务等板块行情表现。中金策略建议,海外持续加息预期背景下适当减配上游周期,关注三个方向:一是“稳增长”或有政策支持的领域,如基建、建材、汽车及住房相关产业等;二
券表示,这轮汽车行情主要是由“疫情好转供给正常化预期”和“汽车稳增长政策预期落地”两大预期带来的估值修复,目前汽车行业的估值已处于三年来近80%的分位,且当前板块的风险溢价也已高于均值。 其判断,本轮
下,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初显,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强化,A股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反而有所提升。 风电等新能源概念表现活跃。朱华雷认为,这一方面是受政策层面的提振,另一方面在于行业景气的不断提升。风电项目下
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国内市场钢材需求虽有所启动,但仍不及预期;受原燃材料价格回落影响,钢材价格也有所下降。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措施陆续落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后期下游行业钢材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钢
【财新网】国务院5月底推出的稳经济一揽子33条措施中,“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一条单独列出。近日多位专家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讨会上表示,当前制约地下管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是建设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