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至3.5%。4月份信贷数据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负增,票据融资大幅增加,反映出信贷投放仍然谨慎,投资意愿依然不强。4月制造业PMI指数从49.5下降至47.4,企业收紧未来预期
产仍存三点隐忧。一是小企业慢于大企业,从5月中采和财新制造业PMI的对比来看,小企业更多的财新PMI指数整体落后于大型企业更多中采PMI。一方面,大企业更容易采取闭环管理、多个生产基地调配产能等措施来
减缓美国经济下行的速度。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速为负,这是疫情之后首次负增长。4月份PMI指数为55.4%,比3月份大幅下滑了1.7个百分点。除此之外,4月份以来美股大幅下挫,道
经济持续向好,各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就业情况、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走高。 根据标普全球评级于2021年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1全球经济增长由5.5%上调至5.9%,是全球经济自
港2022年4月份PMI指数从上月的42.0快速跃升至51.7,表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其次,疫情管控下,中心城市经济体的外溢负效应不容忽视。 尽管本轮疫情主要涉及上海等城市,其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并
小型企业。5月大型企业制造业PMI指数环比回升2.9至51.0,再度回升至荣枯线之上,而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下,大型企业的景气程度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从供需两端来看,大型企业制造业
屋销售为59.1万套(年化),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这说明随着房贷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放缓。与此同时,纽约、费城、里士满方联储的制造业PMI指数也明显回落,显示制造业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当然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综合PMI也显示产出有所增加;法国的PMI指数更创下四年来的新高。在需求改善的情况下,整个地区的新业务量加速增长。所有这些足以弥补新的制造业订单增幅放缓,以及在其德国的缩减情况。如果受
极大冲击越南制造业,2021年8月制造业PMI指数仅为40.2%,大幅低于荣枯线。越南出口增速放缓,由2021年6月的41.8%下降至2021年9月的7.3%。同期,中国疫情防控较为出色,工业生产稳步
率小幅上升、国债期限利差扩大,与4月份PMI指数大幅下滑的经济现状有所背离,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或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资本流向的扰动有关。 长期看,一方面国内劳动力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另一方面
场讨论中指出,资本市场由于是市场参与者通过真金白银的交易反映出的结果,资产价格或较PMI指数这样相对高频的经济数据更敏感,往往在反映经济增长动能上有较强的领先性。一个例子是2021年下半年市场对经济走
%;人民币计价的同比增速为-1.7%,上月为-2%。 前期公布的4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情况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1.6,上月为47.2,2020年5月以来最低;进口指数为42.9,上月为46.9,2020
究所研究员肖斌、信风金融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剑出席,解读4月份财新中国PMI指数,分析俄乌局势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PMI指数双双跌至荣枯线以下,分别为49.5与48.4。要知道,上一次制造业与服务业PMI指数双双低于50,还发生在2020年2月疫情最深重的时期。PMI是行业先行指标,这意味着今年二季度的工业生产与服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PMI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仅为49.5%,较2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以来首次跌破50%临界线。笔者认为,在当前稳增长重要性更加凸显的背景下,不仅
策已经对商品物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市,企业不得不停工。目前官方与财新PMI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这就是明证。 5、既然疫情显著冲击了工业生产,自然也会影响下一步的制造业投资
盟经济都将受到冲击。俄罗斯央行预计2022年俄罗斯GDP增速或下降8%。3月份欧美PMI指数均出现回落,俄乌冲突的影响十分广泛。日本是出口型国家且资源贫乏,外需回落和能源价格高涨都将加速日本经济的衰退
四季度大体持平。 结合前述分析,今年以来基建项目储备充足、资金加快到位,疫情对基建施工影响相对有限,上半年基建投资仍将延续高增长。结合3月建筑业PMI指数、以及水泥、建材等高频指标来看,3月国内疫情反
指数均降至2020年3月以来新低。 制造业供给、需求全面收缩。3月以来,全国多地暴发局部疫情,制造业供应链受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需求亦较为疲弱,消费品更是如此。3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
指数均降至2020年3月以来新低。 制造业供给、需求全面收缩。3月以来,全国多地暴发局部疫情,制造业供应链受阻,生产秩序受到影响,需求亦较为疲弱,消费品更是如此。3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