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增长速度要从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言以蔽之,就是从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早在2016年,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就曾表示,对数字经济应该征税,一想到鼓励创新驱动,就认为应该对这些领域尽量少收税,但是对这些领域适当收税并非不鼓励创新。
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持续推动创新发展 2020年10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三次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奖励制度是激发我国自主创新、营造创新环境的重要手段,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创新发展,践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早在2016年,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就曾表示,对数字经济应该征税,一想到鼓励创新驱动,就认为应该对这些领域尽量少收税,但是对这些领域适当收税并非不鼓励创新。
第一点,股价由盈利驱动,龙头公司盈利增速比整个行业快,无论是中上游材料行业、中下游消费或者创新驱动的科技行业,都是龙头公司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趋势本质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过程。
通过改变产业发展方式,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产业增长,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第二,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
传统产业和企业进行技术转型的同时,金融行业也必须要积极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通过创新驱动向新型金融业态演进。
这很自然地延伸出我们在五中全会谈到的新发展格局来进行调整深化过去的各种战略,这种战略一是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控制,实现创新驱动;二是推动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第二轮制度的红利;三是实行需求扩大战略
为推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中国要改变原有重视创新数量的政府科技考核目标,构建新的科技考核体系,加大对PCT、发明专利比重和专利引用率等创新质量指标的考核比重,引导各创新主体转变重数量而轻质量的思维方式
正是由于要素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困难,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的新优势。
在创新驱动产业成功转型上,中国亟需建立一套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尤其需要在创新制度、创新水平和创新支付三大重要方面有所创新突破。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和市场活力的有机配合 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决定了顶层设计和市场活力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创新活动的特点决定了首先需要活跃的市场机制,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以匹配创新的内在规律。
当下,中国经济增长从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镇化接近尾声,人们对环境质量、绿色宜居的诉求不断提升,劳动力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决定了中国在过去对“铁公机”等传统基建的需求如今已大幅降低。
这不仅是当前经济的实际映照,也是做好创新驱动工作的基本指导。 改革在十四五的关键作用由此而生。我们靠什么增强创新?无疑是靠改革来推进和增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