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合国到WTO,从BIS再到IMF、世界银行等诸多以金融稳定、减贫为使命的国际金融、经济组织,中国参与了最重要的部分国际组织的建设与运作。
正如伯格和马丁(Berger and Martin,2011)发现的,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集中在少数行业的少数产品上。
世贸组织(WTO)日前公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显示,2022年初国际贸易增长放缓,但近期已有触底迹象,未来供应链压力得到缓解后可能较快回升。
在这个过程中,他曾历时四年、坚持打赢中国加入WTO以来第一个反倾销诉讼;在近年颇有影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中,作为中国企业家、中国制造、中国式管理的代表,他也与美国工会产生激烈碰撞。
11月27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宣布原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12届部长级会议推迟举行,原因是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导致多国采取航空限制措施,许多国家代表无法参会。
中美确认气候合作,印度首作承诺——@《财新周刊》《气候大妥协》,相关视频:经济学能帮助对抗气候变化吗 努力创造条件,早日加入CPTPP——@《财新周刊》《什么是入世20周年的最好纪念》,相关视频:龙永图:WTO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审议表明,20年来中国完成了大量的制度性改革,兑现了当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顾清扬建议,在国际贸易上现在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未来可以建立起相似的国际组织来制定跨境数据分享的规则。■ 钱童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财新峰会:为了命运共同体 2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次日,议定书签署;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事实证明,中国入世这步棋走对了。
美国上届政府时期国会曾经对WTO改革问题举行过听证会,主要立场和观点包括:WTO改革的第一要务是改革上诉机构,美国在WTO和上诉机构方面总体上得大于失,美国应致力于改革而非摧毁WTO和上诉机构,应由国会而不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主导美国对
分析认为,默克尔任内德国经济繁荣确实有较大的外部利好因素,中国的经济腾飞是其中重要一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为强大的德国出口商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当时,伴随着“黑发人谈成白发人”的谈判过程,中国修改了数以万计的法律法规,并经政商学界广泛讨论成败得失,在全民中普及WTO常识,这实际上是一场拥抱全球化的国民集体学习。
我们加入WTO对国内体制改革发挥了那么大的重要作用,我们期待着在国内主动改革的同时,更大地对外开放,加入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间,能对国内的改革发挥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