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杨绛先生发表声明,全文如下:近来传出某公司很快要拍卖钱锺书、我以及钱瑗私人书信一事,媒体和朋友很关心我,纷纷询问,我以为有必要表明态度。现郑重声明如下:“ 一、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
今天是杨绛先生104岁生日。 杨绛先生,在我的父亲口中,始终唤她“季康”。而杨绛先生称呼父亲“献瑜学长”。 他们之间有过一段大学的同窗之谊。 更巧的是他们的生日相隔一天。父亲是7月16日,杨绛先生是7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 1994年,我同时读到季羡林和杨绛写的文革生活。季羡林余恨未消,怨气冲天,他瞄准的是文革中一个对他不敬的年轻人;杨绛笔下的《干校六记》,却是另一番景象,
换而言之,对于杨绛的纪念单一与神化,是一种集体鸡汤之轻,也多少暴露了朋友圈不能承受之重,一切沉痛以及反思,都在温情话语以及死者为大的集体话语中消解其意义。 杨绛先生去世,如同朋友圈的高山落石,炸出一片
杨绛先生去世,可以说是已近天年。生命有其自然的旅程,杨先生当然也必然要离开这世界。20世纪已经离我们远了,其中的那些人物也开始走入历史。在两个亲人故去后的很长的岁月,杨先生应该很寂寞。现在她离开这纷扰
5月25日杨绛先生才刚刚去世,就炸出了这样的微博。“九十年代杨绛写信向丁关根哭诉来整批评者”,这是真的吗?杨绛“一生最大的污点”都出来了,博主更是言之凿凿称“一个经历过文革苦难的人,用此种文革手段,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端传媒,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昨日,105岁的杨绛先生走了,中国的社媒圈子上,又是一阵刷屏。 纵观各家媒体推送的悼词,如澎湃新闻、财新网,都回顾了杨绛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细节详实,梳
5月25日凌晨,杨绛仙去,享年105岁。在新华社的唁电里,杨绛的头衔是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杨绛最有名的身份还是钱锺书的夫人。 作为见证
最近朋友圈里被杨绛离世的缅怀刷屏了,不管是不是看过杨绛的书,了不了解杨绛的生平,只要看到媒体事先酝酿的报道,都如丧考妣般齐刷刷地转开了。你不转,显得你多没文化,而且没良心。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离世的陈
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1时10分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生前留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 时间前移18年:钱锺书先生于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钱先生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