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 顺应注册制 IPO尽调准则十余年来首次大修 注册制对保荐人尽职调查专业能力和执业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沿用十余年的工作准则和指引终于与时俱进,更加强调保荐机构“荐”的角色。
《准则》和《指引》分别是2006年和2009年发布实施的,而随着新《证券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修订实施和注册制改革推进,市场对保荐机构专业能力和执业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司法机关围绕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制定发布司法解释等文件,有力保障了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 其次,落实“零容忍”要求依法全面从严治市的震慑进一步强化。
但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2005-2021年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至30.7%,房地产占比从74.4%下降至69.3%,趋势下降但占比仍偏高,资产结构仍待优化。
据财新周刊报道,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结束,A股上市公司迎来了退市新规后的把关大考,注册制改革后的首个退市潮随之降临。“财务退”成为这一轮退市潮的主要动因。
深圳证监局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发挥监管合力,从严监管、压实责任,督促律师事务所及执业律师不断提升执业质量和合规意识,为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
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结束,A股上市公司迎来了退市新规后的把关大考,注册制改革后的首个退市潮随之降临。“财务退”成为这一轮退市潮的主要动因。
同时,证监会也表示要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0年6月,发售注册制迎来监管改革,首次公开发售核准制变更为首次公开,A股申请自当年7月起移交深交所办理。
2022年二季度关注全面注册制等政策利好、整体市场情绪是否好转等关键变量,长期看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和部分新兴业务带来的机会。
股票全面注册制的稳步推进将有利于企业融资扩容。3)政府债券净融资3912亿元,同比多增173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亦多增555亿元,政府债券发行依然积极。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以及前期证监会出台的加快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进一步引导长期资本的入市,扩大市场规模,为更多境内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会议提出,要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证监会5月4日消息,近日,证监会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注册制的表述为“稳步推进”,较前期“全面实行”有所变化。且再次强调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结合4月国务院出台《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预计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入市加快,对市场呵护的态度更为明显。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稳步推进注册制,加快长期资金入市。 展望后市,胡晓辉认为,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需要围绕海外通胀、疫情、消费三条主线。
消息面上,习近平称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证监会表示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央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
证监会要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丰富科技创新公司债、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等债券融资工具和品种;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出科创板做市交易;拓展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