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财务指标而言,如瑞幸咖啡(LKNCY.OO)、康美药业(600518.SH,现为“ST康美”)、獐子岛(002069.SZ)这类恶劣造假的企业,恐怕也无法触及退市标准。
10月1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五家公司分别被处以罚款200万元。
9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就瑞幸咖啡涉嫌虚假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45家涉案公司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7月3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调查处置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瑞幸咖啡境内运营主体及相关管理人员、相关第三方公司违反了《会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但瑞幸咖啡4月2日自曝造假22亿元交易,中概股陷信任危机,曾与瑞幸交手的做空机构四处寻找下一个“猎物”。4月3日,跟学谁不得不提前发布2019财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以打消市场猜疑。
因瑞幸咖啡(NASDAQ:LK)造假事件,美方轮番“发难”,中概股上市公司财务审计中的工作底稿引发的跨境监管问题面临被政治化的趋势。
中概股在美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屡生是非,近期中美关系紧张局势的升温,以及瑞幸咖啡(NASDAQ:LK)造假丑闻的催化,让中概股们再一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回归心切。然而,如何选择落脚点?
微观的造假企业中,近期曝出的“两康”(康美、康得新)、瑞幸咖啡是在A股、美股的上市民企,甚至不乏所谓的行业龙头;之前的中钢、渤钢等为了追求规模指标而大量注水的国企案例,也不胜枚举,且缺乏对此类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的有效机制
瑞幸咖啡即是典型。这类造假披上“颠覆旧模式”外衣,给本就薄弱的监管体系增加了不小难度。新业态、旧业态在法律法规面前是平等的,监管不应对新业态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