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指出,“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的目标”。
朱教授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教授,是全球著名的中国经济金融专家。他著有数十篇国际一流期刊论文,广泛为全球政府,国际组织,商业机构提供咨询,并在多家公司担任独立董事。
(二)金融市场风险形成与传播的“叙事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发现了“叙事”在金融资产定价和市场波动中的重要性[7]。而叙事功能的发挥,则得益于数字技术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 *Robert J.Shiller,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斯特林(Sterling)经济学讲席教授。原文“Popular Economic Narrative
(罗伯特·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 大概因为那时能上大学的大多是有钱人,也并不在乎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但后来上大学越来越和就业相联系。
Tubadji,2020a,b)受启发于行为经济学之父赫伯特·西蒙对齐普夫词频分布规律的论述(Simon,1955),以及最近叙事经济学对语言的流行病学分析法(Shiller,2017,2019)(*可参见罗伯特
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指出,政府如果过度强调居民的住房所有权,就会尝试通过政策手段使国民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拥有自己的住房,这种行为将导致住房市场出现泡沫。
(钟伟) 叙事经济学 [美]罗伯特·希勒 著 陆殷莉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3月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人们真的能理性决策吗?当然不能!
Tubadji,2020a,b)受启发于行为经济学之父赫伯特·西蒙对齐普夫词频分布规律的论述(Simon,1955),以及最近叙事经济学对语言的流行病学分析法(Shiller,2017,2019)(*可参见罗伯特
2013年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用“叙事经济学”做了解释。按照希勒教授的说法,叙事就是“通过口述、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得以病毒式传播的大众性故事”。
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在他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中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概念。
也许最令人不安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正确且勇敢地指出了2000年和2007年的泡沫,也是为数不多的我所敬重的经济学家——最近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他的CAPE资产定价指标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戴蒙德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4月版,***** 28、《负利率:销金时代与货币狂潮》,王广宇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4月版,*** 29、《叙事经济学》,罗伯特希勒著
这样的金融产品,才是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4.罗伯特·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中所说的实现“好的社会”的重要工具。
最近学术界最流行的一本畅销书是耶鲁大学罗伯特·希勒教授的《叙事经济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市场上的流行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从而对经济结果产生影响,这包括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衰退。
下面我们进入正式的议程,首先我们看一段小片,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罗伯特·希勒。 我们首先请罗伯特·希勒给我们讲一下《叙事经济学》。 罗伯特·希勒:大家晚上好。为什么我要写这样一本书?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虽然也认为金融业存在种种不足,需要“对金融体系进行扩大化、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改造”,但在金融危机后金融业和从业者被指责、批判甚至被妖魔化的时代(“就算真正严于律己
问题是,银行这么大体量,可不是来做鲶鱼的,杀鸡不用宰牛刀 聚焦|与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对话:疫情叙事下的经济与投资 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各种过度简化且易于转述传播的经济叙事驱动;新冠病毒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