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约翰逊:“‘入世’与中国农业”,载于文贯中等主编:《WTO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1-129页。
都怪WTO!其中对IMF的谴责尤甚。于是,就像小时候我还不知道国民党是何物时就已经对它恨之入骨一样,在我还不知道IMF为何物时,就已经对之深恶痛绝了。
世界头号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痛批西方的书尽可以永远占据排行榜第一,G20或者WTO开会时示威者尽可以一次一次宣布资本主义死刑,但是非洲人、拉美人、亚洲人往欧美移民的脚步却不会因此停止。
从01年加入WTO到08年,7年多时间里,整个中国经济和企业,都享受到了WTO红利,让中国的劳动力和制造业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出口每年大幅度增长。
WTO“红利”已尽 陈志武坦陈,WTO给中国带来的“红利”已基本用尽,中国经济的增长要靠内需来带动,“不要继续指望出口为增长提供推动力,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是告诉中国过去依赖出口的增长方式必须要做调整
日元升值后,日本劳工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大大提高,而中国制造业从80年代初期很低的全球市场份额,在1990年代快速提升,特别是 2001年加入WTO后更是快速提升。
但是进行了结构改革,削减国有部门规模,推动商品房改革,加入WTO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之前很少有国家做出类似的明智之举。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间的各种贸易磨擦会大量增加,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例会层出不穷。中国单个企业不仅难以应对谈判对手,而且难以承担高昂的交易成本。
欧盟在过去十年遇到最大的冲击就是全球化,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组织以后,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冲击,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使发达国家失去竞争能力,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的市场份额过去十年翻了一倍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的说法“‘中国制造’实际上是指在中国组装,而之前创造的商业价值是在多个国家完成的,所以如果反映不同国家为产品贡献的实际价值,美国对中贸易逆差将会减半
,社会便会失去凝聚力和动力,迷失前进的方向;另一方面,与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地位相比,中国文化事业(产业)的落后状况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一潜力巨大的领域本身的开发,其意义绝不会亚于以往的国企改革、加入WTO
但对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而言,欧盟这一指令立法涉嫌违反WTO的相关规则,在WTO成员国提出咨询的情况下,欧盟的贸易总司也可能会干预。目前WTO法律系统还没有开始。
首先,TPP涵盖21个领域,而且不考虑对方国家的发展状况,采取一刀切的自由化原则,尤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产业的对外开放方面,要求得比WTO更为严格,这显然不利于像中国那样得还处在保护民族幼稚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