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租宝、理想宝、团贷网、网利宝等多个P2P平台爆雷,似乎都已成为了过去式。而动辄数亿元、数十亿元难以追回的损失,变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赵秀才这段时间炒股被套新能源版块套,投资被e租宝撬,不顺心的事都堆在了一起,心情正不爽,一见阿Q皮笑肉不笑,一副无事献殷勤的样子,自然对他保持警惕,拖根板凳把他安顿在三米之外才开口问:老Q,有啥事,除了借钱借东西之外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客户保护与赋能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从现金贷野蛮发展,P2P出现e租宝“庞氏骗局”到集体“爆雷”,其经验和教训不仅仅是缺乏合适的监管政策与框架,更重要的是客户保护与客户教育的缺失。
从控制变量来看,衡量资本充足的变量ln注册资金和ln实缴资金估计系数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说明并不是平台资金实力越雄厚平台遭遇挤兑风险越小,从e租宝和快鹿就能看出端倪。
如果老蔡记得不错,虽然之前也有e租宝、中晋这种主要以线下集资为主,乃至钱宝网等完全线上集资等超大型的非法集资案件发生,但是让大家产生“真正的p2p是不是也不再受法律保护?”
你应该明白,即使我在这里写这么多,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你觉得有什么速成的投资对冲基金必定赚钱的法子,那我觉得你还是去投资中晋或者E租宝吧,祝君好运!
这一轮互联网金融强监管,始于e租宝等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乱象,全面强化于严格的实体经济去杠杆,并引致了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细分领域的发展拐点。
2015年以后,像e租宝、大大集团这种互联网金融诈骗案的爆发,监管就趋严了。所以,到了2016年,有1700多家已经停业退出,或者跑路清盘了。
自e租宝事件开始,P2P在大众传播层面就有了污名化的倾向,不过这一次爆雷潮给投资者带来的心理阴影太大,以至于很大程度上,P2P已经将这个污名坐实了。
这里面,既有类似e租宝搞非法集资的诈骗团伙,也有些平台不再满足于普惠金融,把影子银行那一套玩法搬了过来,对接起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大标资产,搞起了期限拆分,从P2P到P2F、P2G,资产端的那个P不见了踪影
后来,有了“互联网金融”名分的加持,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混了进来,如e租宝之流,打着P2P的名号玩起了庞氏骗局;一些平台开始膨胀,做起了大金融的梦,把影子银行那一套玩法照搬过来,对接起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大标资产
630的意义 2015年12月,以e租宝为代表的非法集资平台密集爆雷,拉开了互金强监管的序幕。而在630这个本应标志互金行业全面合规的时点,P2P行业却再次发生爆雷潮。
一些平台,自建资金池、虚构资产,玩起了旁氏骗局,很快归于堙灭,典型的如e租宝和泛亚;一些平台,则大幅降低借款门槛、提高借款利率,用高利率覆盖高风险,虽然采取了激进的资产策略,但最终等来了现金贷风口,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东南亚,这是相当危险的运营方式,因为金管局们都担心中国e租宝事件会在这重演。 Funding Societies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企业,我们会研究透彻这个市场再考虑开展业务。
知情人士指出,从现在上海公安公布的案件处理情况来看,快鹿案件和e租宝事件存在着异同,e租宝在还未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时候,警方就直接介入,而快鹿集团已经资金链断裂且无法兑付,从退赔比例上来说,e租宝应大于快鹿集团